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体代谢功能降低。其中,消化系统的变化尤其老年人更为显著。如:牙齿脱落,影响了咀嚼功能;舌头表面的味蕾发生萎缩,味觉细胞减少,对咸味不敏感;唾液、消化液、消化酶等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此外,部分年轻人群缺乏运动,导致食道蠕动和胃肠道排空速率减低,大便通过肠道时间延长,使得大便变硬,经常发生便秘。
我们知道,肠道内居住着几百种不同的细菌菌群,在新生儿时期,肠道细菌中有九成都是益生菌,而成年人肠道细菌中益生菌所占比例只有10%~15%;缺乏运动和60岁以后人群比例则更低,随着体内益生菌数量大幅减少,加上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因此,发达国家营养专家倡导,鼓励身体亚健康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每天服食益生菌,以补充体内的“有益”菌类,让有益菌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有益”菌类还可促进消化、减少*素产生、减少肠胃功能紊乱、有助肠蠕动、有效改善便秘。此外,益生菌还可预防肠道疾病,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病易复发,自然要经常服用胃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长期服用铋剂类的胃药,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变差。因此专家建议,要治好胃病,关键问题是胃黏膜的修复与再生。只有使受损的黏膜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才能从根本上治好胃病。所以缓解胃病的有效措施是每天服用益生菌。
以菌养肠以菌治菌
益生菌系具有维持人类肠道菌群平衡及对人体具有潜在健康促进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中的微生态调节剂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增进健康,还可以利用生物拮抗原理,达到以菌治菌的治疗目的。
尤其是益生菌见效快、作用持久,具有药物不可代替的治疗保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标准。随着微生态理论的流行,医学从抑菌时代开始走向促菌时代,“以菌治菌”就是让有益菌在肠道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生,使人体达到健康状态。
大量研究和医疗实践发现,用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补充人体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保健功能,令肠道“更年轻”。
选择益生菌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知名品牌的益生菌,以保证产品质量。因为益生菌是培养出来的细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还要求细菌纯度高,不混杂其他细菌。
2.菌株——活性
临床应用对益生菌株活性有较高标准,这对益生菌制剂的加工、生产、流通及保存技术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表明,与液体保存相比,冷冻干燥技术可在长时间内更好地保持益生菌活力,是最安全可靠的菌株保存方法之一。
3.足够——数量
剂量依赖性是益生菌制剂作用的特点之一。益生菌到达肠道前会经过胃酸、胆汗等的消化,大量损耗,到达肠道的并具有活性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即“漏斗效应”。因此,选择高浓度活菌产品以保证益生菌在肠道维持足够数量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多项研究表明,高菌量益生菌较低菌量益生菌可更好地缓解多种肠道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