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接触无关的方式对前列腺癌(作为一种肠外肿瘤)产生某些影响的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值得探索。抗生素暴露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各种因素之一,能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
年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毛向明等团队在Microbiome(IF=15)在线发表题为“GutdysbiosispromotesprostatecancerprogressionanddocetaxelresistanceviaactivatingNF-κB-IL6-STAT3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通过在水中摄入广谱抗生素来扰乱肠道微生物群会促进小鼠皮下和原位肿瘤的生长。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以传递抗生素暴露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然后,小鼠粪便的16SrRNA测序表明,在抗生素暴露后,变形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同时,在肠道通透性升高的情况下,瘤内脂多糖(LPS)显著增加。
GLOBOCAN的统计数据估计,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男性中排名第二,而其死亡率则排名第五。在美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已超过肺癌位居第一,死亡率居第二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对医疗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阐明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肠道微生物群在肿瘤进展和治疗中的作用。然而,大多数现有研究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与直接接触微生物的肿瘤之间的联系,而关于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肠外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知之甚少。最近,Pernigoni发现共生菌通过雄激素的生物合成促进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抵抗,而Daisley则表明肠道共生的Akkermansiamuciniphila影响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abirateroneacetate的生物转化。还有报道称,来源于肠道微生物群的短链脂肪酸(SCFA)可能通过胰岛素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Microbiome)
众所周知,饮食、药物、疾病状态和抗生素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最初开发用于对抗病原体的抗生素由于对肠道微生物群造成的附带损害而引起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