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两天,第二届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转化论坛在上海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探讨肠道微生态研究在多种慢性疾病,肿瘤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次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论坛上鹿明生物也带着时下热门技术空间多组学技术深入与多位学者交流和探讨~
会议时间:11.25-26日
地点:上海红塔豪华精选酒店
鹿明展台:5号展位
本篇小鹿借由肠道微生态大会的来临,总结了多篇代谢组学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最高IF:60分~恭喜这些研究团队的同时也希望能给各位学者在年的科研计划中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希望能帮您解决以下一些困扰~
·文章投稿如何选择投稿期刊?
·简读重磅文献,了解更多顶刊思路,助力发文!
·如何选择合适组学助力肠道菌群课题研究?
1
标题:NatureReviews: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在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发表期刊:
影响因子:60.
本文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是菌群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检测和识别菌群产生的小分子,并了解这些菌群代谢物的功能作用。同时本篇综述回顾了非靶向质谱的常见形式,以及在微生物组分析中可获得的数据类型及数据分析方法。
文章看点:
①用于解释微生物组数据的代谢组分析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结构鉴定、建立数据联系和数据可视化;②搜索质谱库是微生物代谢物注释的基本方法,计算机工具可改进代谢物注释、分析子结构;③通过多元分析发现数据的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将代谢物和微生物联系起来,随后进行基于代谢途径的分析,可以建立微生物组与代谢物的关系;④自身免疫病、癌症、代谢性疾病等与人体菌群失调有关,受到微生物代谢物调节。
Massspectrometry-basedmetabolomicsinmicrobiomeinvestigations09-22,doi:10./s---9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