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一直是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孩子越来越瘦,一吃饭就说恶心、反酸,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面对玲玲妈妈的咨询,医院的彭主任建议他们查一下家里人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部致病菌,有些人会因此患上胃炎、胃溃疡、还有1%的人会因此得胃癌。但还有人感染了它以后毫无症状,因此误以为不必治疗。
但即使自己没有胃疼等症状,幽门螺杆菌也会通过聚餐等方式传染给他人。玲玲的奶奶就是一个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但玲玲奶奶胃口一直很好,没什么病症,所以也没把感染当回事。
这半年来玲玲在爷爷奶奶家里住,老人少不了亲亲孩子、贴在孩子说话、日常吃饭免不了老人给孩子夹菜,家里面吃饭不讲究、不会使用公筷,吃完饭餐具也没有用开水消毒。
由于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口传染,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亲密接触中,自身免疫力较弱的玲玲就被传染了幽门螺杆菌。
最开始玲玲只是偶尔觉得肚子疼,也说不出具体是怎么难受。老人很重视,给孩子熬粥养胃、吃蒜杀菌,这些民间偏方老人都给玲玲试过。但玲玲的胃疼、反酸越来越频繁,长期没有胃口导致孩子脸色也变得蜡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学校里面只要同学感冒了玲玲肯定会被传染。
在医生的建议下,玲玲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玲玲都做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其中奶奶的C13值是47,属于重度感染,玲玲的C13值是14(正常人应该小于4)。奶奶和玲玲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用四联抗生素进行根除杀菌治疗。但是玲玲今年15岁,肠胃比较弱,奶奶今年62岁高龄,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医生会慎重考虑是否要用抗生素杀菌,因此抗生素对孩子和老人的副作用可能会更大。医院,听取了各大消化科专家的意见,玲玲的父母医院的消化科主任彭大夫推荐的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抗体疗法是近1年来最新的一种杀菌和预防的方案。主要使用的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HPIgY)是一种生物制品,而不是化学药物,因而具有食品级的安全程度,只要对鸡蛋黄不过敏就可以吃,不会像抗生素一样带来过敏、耐药、中毒等隐患。
作为一种特异性抗体,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只会杀灭幽门螺杆菌,而不会对体内其他有益菌起作用,因此不会像抗生素一样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一线的消化科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抗体疗法是目前非常适合小孩和老人治疗和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能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杀菌。同时能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如果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老人平时带孩子,给孩子定期补充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20天之后,玲玲的腹痛、恶心和反酸的症状都有了明显的好转。2个疗程的治疗结束以后,医院进行了复查,玲玲已经转为阴性,奶奶的C13检测值也由原来的47下降到了14。根据医生的建议,奶奶又继续使用1个疗程的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10天)期望能将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彻底杀除,不再次传染给孩子。
专家告诉玲玲的父母,孩子反复出现腹痛、胃疼等症状是身体发出得重要预警信号!一味地忍、抗、养都是不可取的回避态度,应当积极寻求科学的治疗方案。孩子体内的幽门螺杆菌被根除,由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如胃酸、胃胀、腹痛、恶心等等)都会随之消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医院的胡伏莲教授曾在与《消化界》的采访中谈到,治疗幽门螺杆菌有一个非抗生素疗法,尤其适用于有多种抗生素过敏,有躯体疾病、老年人,小孩等特殊人群。以兰幽咀嚼片为代表的幽门螺杆菌抗体疗法正是非抗生素疗法的实践者之一。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HPIgY)的信息,可在各大电商网站搜索兰幽咀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