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25 9:26:00
00:12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8日讯家住汉阳的冯奶奶(化姓)今年78岁,自年轻时就被便秘困扰。随着年纪渐长,便秘问题愈发严重,若无药物帮助,十多天都无法自主排便。直到一个月前,冯奶奶因腹痛、大便出血引起家人警觉,急忙将医院普外科,后确诊为因常年顽固性便秘引发出乙状结肠多发憩室合并结肠炎。蔡逊教授团队给予对症治疗并待炎症痊愈后,再通过结肠镜置管的方法,将健康“粪便粪菌”移植到患者肠内,为其解决多年来的困扰。据了解,便秘困扰了冯奶奶40余年。其间,她尝试中药、西药、灌肠等各类治疗,可惜治标不治本,三两天后又被“打回原形”。直到前不久,感觉腹痛的她蹲了一个多小时厕所,还排出混有暗红血液的大便,把她吓坏了。被家人送至亚总普外科就诊后,蔡逊教授明确本次病因为乙状结肠多发憩室合并结肠炎,通过对症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了疼痛,待其基本痊愈后表示:“结肠憩室一般是因结肠通道内压力增大,弹性功能下降导致,看起来像肠道上凸起了一排‘小房子’。一旦有粪便、食物残渣等经过并在其间‘歇脚’,便会增加炎症与细菌感染的风险,从而引发炎症。这种‘违章建筑’必须及时拆除,但仅仅解决它,依旧治标不治本,未来可能会反复发炎、疼痛,以至于严重到不得不切除部分结肠的地步。而引发炎症的根源在顽固性、常年性便秘。所以,我们建议加用‘粪菌移植’的方法解决根本。”听完蔡逊教授这番阐释,冯奶奶与家人商量后,接受了这种方法。粪菌移植让肠道菌群获“重建”。经过一周的肠道菌群分析,普外科熊超副主任将与冯奶奶匹配适合的菌群供体准备妥当。3月15日起,冯奶奶开始第一次粪菌移植。随着健康菌液输送到肠道里,“第二天我就倍感轻松,几十年来,这是第一次感受到肚子仿佛每天在‘减负’!通过一根管子输入菌群液,每天只要五分钟。让我一天比一天更期待明天的到来。”冯奶奶兴奋地说道。所谓粪菌移植,并非转移“粪便”这么简单粗暴。“通过在制药级的实验室内经过连续分离、洗涤、纯化,将健康人群粪便中的菌群整体提取后,借助鼻—空肠管、胃镜、肠镜、造瘘口、灌肠等移植进患者肠道内,重建肠道微生态,改善失调肠道菌群,从而治疗疾病。肠道菌群好比森林里的植物,只有各类植物多元化,森林生态(肠道生态)才得以达成平衡进而正常运转。”熊超副主任比喻说道。人体肠道的菌群数以百万亿计,对人体免疫起着调节、营养吸收、菌群屏障、防癌抗癌等作用。若这些菌群出现“内乱”,便秘、腹泻等症状一发不可收,各类肠道类疾病诸如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细菌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感染)等“粉墨登场”,随着“敌军”攻陷,肠道内还会发生“蝴蝶效应”——孤独症、帕金森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也会随之而来,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目前临床研究发现,这些疾病确实与肠道菌群失调有莫大关联。(长江日报记者赵怡然 通讯员郭姗姗 视频剪辑赵怡然)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