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肠道菌群占据了非常特别的部分,它们参与人体许多生理代谢活动,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还会诱发肥胖、衰老、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更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甚至还可以影响宿主的大脑功能,进而影响其情绪行为。
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格尔森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提到,95%左右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很多素都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另外,从年至今发表的百余份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肠道微生物能够修改迷走神经中的神经信号,改变味觉接收器,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让我们在精神上感到愉悦或苦闷,以达到操控宿主行为和情绪的目的。因此,科学家们提出假设,良好的肠道微生物平衡或许会是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一个突破囗。
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抑郁症病人通过益生菌或者菌群移植进行干预的案例,虽然结果显示比较正面,但因其还处于小型研究阶段,所以现在即下结论说干预治疗措施广泛有效还为时尚早,被誉为“中国益生元之母”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欣教授也告诉过我们,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肠道菌群对我们的情绪会有一定影响,但“肠道菌群能够控制人体大脑的意识和行为”的这个说法还是过于简单化了,不能以偏概全。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