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夏季已经来临。
除了气温升高,偶有阵雨,虫鸣渐盛以外,小伙伴有没有发现其他的变化?
有,而且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身体。它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时刻在注意着外界的动向,随时准备着调整自身的参数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
千年前,这篇经典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天地的运行规律,以及人们如何应对节气的变化。
春水天地之间,四时轮转。春天木气充裕,草木萌芽;夏季火气旺盛,莺飞草长;秋季金气肃杀,叶枯枝黄;冬季寒水日盛,大地封藏。
眼下正处于春夏相交之际,草木萌生的木气尚有少许残留,搅扰着我们的肝胆系统。而初夏的火气也已萌芽,冲击着我们的心脏系统。
肝心脾肺肾的称谓并非现代发明,实际上它们来源于中医的藏(zang,四声)象理论。藏就是宝藏的意思,也就是说,五脏的主要作用是储存饮食中的精微物质,以备人体的不时之需,就好比我们的存款。
夏花如果一个人总是透支身体,关键时刻,很可能就会轰然倒下。就像穷人遭遇了失业一样可怕。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平时很少生病,结果只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病,结果却没能扛过来。
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每天处于盛衰盈亏的变化之中。春天肝气升发,给人体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在考验着其中最薄弱的那个环节。
胆囊炎、慢性胃炎、高血压、过敏症等疾病,春天里都有可能会复发或加重,实际上就是肝胆系统失调导致的。
而夏季到来时,我们的心脏也将迎接一场挑战。夏季属火,在五行理论中正好对应心脏。整个夏天里,我们的心脏都在承受着压力。因为它必须加快跳动,以产生足够的动力来支撑我们的身体。有的小伙伴在夏季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除了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外,也可能跟心脏动力不足有关。
秋风因此,要想这个夏季过得舒服一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养心,其次是健脾。按照五行生克理论,心火生脾土,当心脏自顾不暇的时候,这种相生关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这种时候,单独调养脾胃就很有必要了。毕竟,这个后天之本一旦垮掉,我们的精神和体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如何在一天当中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和脾胃。
首先是饮食起居。民间有句谚语:“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大家别笑,无论这话是谁说的,都不影响它的价值。
这句话说得很对,睡觉对于健康来说,确实相当重要。记得曾看过一篇报道,有位国医大师治疗癌症效果很好,别人向他请教,他说我首先要让病人睡好觉。
睡眠可以恢复我们的元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体会的存在,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冬雪沿着这个思路,我们的养心第一招就水到渠成了,一个字,睡。
午时介于上午11点和下午1点之间,每天在这时小睡片刻,可以滋养心包经,对于调整心脏的营养供给和垃圾代谢很有好处。中午睡一睡,下午神百倍。
第二个睡觉的机会就是晚间的休息了。马上奔三的小伙伴们,最好不要再熬夜了,11点之前睡觉,可以给你一个充满活力的明天。
相比之下,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睡健康许多。按照子午流注的理论,入夜是留给五脏六腑休息的时间,占用掉这些时间,白天再怎么睡也弥补不了身体的损失。
养心第二招,吃。
怎么吃?三餐正常,不饿着,不暴饮暴食。
吃什么?体格壮实,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大多有微微的阴虚问题。饮食上不可过食辛辣,适当吃些清心降火的食物为佳,如苦瓜、百合、木耳、冬瓜、绿豆粥等。若是畏寒肢冷、神困虚喘的小伙伴,则很可能属于阳虚的情况,适当食用荔枝、桂圆、葱姜、羊肉、红豆粥等反而有益。总体来说,夏季饮食应当清淡一些,适当食用粥汤之类,对健康更有益处。
米粥另外注意,晚饭吃的太晚、太饱,也是健康大忌。
下面再聊聊夏季的脾胃调理。
春夏时节,脾胃的状态都不算太好,春天受制于肝,夏季受制于心。而夏季里,脾胃的处境更加危险。因为空调和冰箱的使用,脾胃在消化食物时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在消化工作开始的时候,消化道要和食物达到相同的温度,这是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如果进食了过多的生冷食物,则会直接降低胃肠温度。各种消化酶和菌群的活性受到影响不说,过低的局部体温还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消化能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脾胃功能失调。
因此,小伙伴们要注意,夏季不可过量食用生冷食物和瓜果,冷饮更需慎重。如果不小心引起了此类问题,可用适量的陈皮、藿香、炒白术、炙甘草泡茶饮用,坚持服用1至2天就会明显缓解,如果觉得味道差,可以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另外可以配合温水泡脚,缓解速度会更快。
空调病另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空调的使用。千万不可长时间对着空调直吹,尤其身体出汗的时候,这样做很容易患上风湿类疾病。
除了饮食起居的调养之外,小伙伴们还应当静心敛神,做事的时候不要太急躁,稍微放慢节奏,也是对身心大有益处的。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小伙伴还有什么厉害的养生招数,欢迎留言讨论哦。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