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肠道肠病(IBD)、乳糜泻、肠易激综合征(IBS)、结直肠癌(CRC)、慢性肝病或胰腺疾病有关系,这些病人的肠道菌群组成与正常人有较大不同。为什么肠道菌群对健康有这么多影响?国际权威杂志《Gut》的最新论文为我们讲述相关机制,也就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和分子对宿主(也就是人类)代谢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健康,促进疾病发生。
一、人体与各种细菌共生
人体与各种微生物共生,这些微生物自出生以来就在我们的身体中定殖并垂直转移,特别是消化道中。研究发现,这其中胃与小肠的微生物最低,口腔比较多,结肠微生物最多。虽然12指肠(小肠一部分)微生物小,但是研究发现其已成为各种代谢疾病和可能的免疫疾病的主要因素,从十二指肠递送FMT(粪菌移植)缓解了代谢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消化道的细菌分布
二、肠道菌群影响健康的机制
为了研究肠道菌群影响健康的机制,芬兰、瑞士、比利时等国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研究。他们检查成熟的代谢物(即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三甲胺N-氧化物)并将其扩展到最近发现的分子参与者(即内源性大麻素、生物活性脂质、酚类衍生化合物、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和enterosynes)及其特异性受体,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γ(PPARγ)、芳烃受体(AhR)和G蛋白偶联受体(即GPR41、GPR43、GPR、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等),并与肠道菌群基因测序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产生/转化一系列代谢物和分子来影响宿主代谢健康,包括SCFA(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TMAO(氧化三甲胺)、LPS(内毒素)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Amuc_等细菌蛋白,12-HETE等生物活性脂质,以及果糖赖氨酸和咪唑丙酸等;这些分子可作用于多种宿主细胞受体,如TLR、PPARα/γ、AhR、G蛋白偶联受体(如GPR41/43/和TGR5)、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等,来调控宿主信号通路,影响肠腔环境、肠屏障和肠道激素分泌等生理功能。
三、怎么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
1、保证每天足够的膳食纤维益生元(25克)摄入量以上,为肠道益生菌来提高营养,粗粮杂粮等含量比较高,蔬菜也含有,精制主食、加工食品比较少;
2、少吃抗生素、含糖饮料、高脂高糖等对肠道菌群健康有害的食物;
3、戒烟限酒;
4、保持合理运动,减少久坐;
5、适当补充膳食纤维与益生菌。
因此,肠道菌群对于健康非常重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大家一定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维持好健康肠道菌群。#肠道健康#
作者简介:
史先生,硕士,一级公共营养师(高级技师),高级健康管理师,亚太整合糖尿病防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委会委员,新浪微博(糖尿病健康之路)等健康大V,长期从事糖尿病相关课题研究、健康管理、健康科普等工作,特别是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糖尿病及相关亚健康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