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忙碌又饮食不定时,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胃部不适的经验,还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给身体带来极大负担。其实想调养胃部不但要做到正确的养胃方法,还需要避开一些伤胃行为,才能真正让您养出好胃。以下这些伤胃坏习惯,劝您不要再做了,现在改掉还来得及!
1、暴饮暴食
经常暴饮暴食会扰乱肠胃消化和吸收的正常运作,很容易会把胃部撑大并加重胃部消化的负担,更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2、经常喝酒
人体摄入过量的酒精很容易刺激胃部,可能会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从而分泌更多的胃酸而增加出现胃酸反流的机会,造成胃痛和胃溃疡等疾病。
3、经常喝咖啡
由于咖啡是偏酸性,而且大多含有咖啡因,单宁酸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成分,所以多喝咖啡会损害胃黏膜,从而加重胃肠不适。
4、饮食不定时
经常不按时吃饭或等到肚子很饿的时候才开始吃饭,长期下去很容易会加重肠胃功能紊乱,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增加出现胃痛和胃胀的机会。
5、吃饭不专注
像是边吃饭边看电视,手机、电脑等,都很容易会令胃部功能出现紊乱,进而降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引起消化不良,还很容易会令人不自觉进食过量,出现胃痛或腹胀等胃肠不适。
6、狼吞虎咽
经常吃饭狼吞虎咽除了容易变胖以外,胃部在短时间内摄取过量食物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消化道同时损害胃黏膜的健康,让胃功能受损。
7、爱吃辛辣食物
吃得过多辛辣食物可能会令胃部出现灼热感,容易刺激胃部同时增加胃酸分泌,使胃黏膜受损,从而降低胃部消化功能。
8、药物过量
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使胃部分泌胃酸的能力降低,从而降低消化食物的功能,更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五大养胃方法,从此养出好胃
1.清淡饮食
平日饮食少油、少糖、少盐,保持清淡饮食并减少进食辛辣食物有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还能提升消化系统的健康。平日多进食白米、鸡蛋及番薯等都有助预防消化不良。
2.补充维生素B群、C以及消化酵素
维生素B群有助肠胃消化和维持黏膜的正常机能,对于修复受损黏膜也具有良好作用,而维生素C有助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胃溃疡发生,其中燕麦、玉米及樱桃等都是富含维生素B群、C的食物。消化酵素的补充会增加胃部各种消化酶的能力,能更好地分解食物中的营养,减轻胃的消化负担。食物中菠萝和木瓜含有大量的消化酵素。最好的方式是额外补充高品质的消化酵素。
3.补充抗氧化剂、醣蛋白
抗氧化剂有助修复肠胃黏膜同时清除多余的自由基,并且可以在胃壁形成保护层,帮助防止胃酸对胃部造成刺激。而醣蛋白有助保护肠胃的粘膜,还能帮助提高肠胃的消化与吸收功能,其中蓝莓、胡萝卜及菌菇等都是富含抗氧化剂或醣蛋白的食物。
4.减少压力
人体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状态,很容易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胃酸分泌,造成胃功能受损。建议从不同渠道纾压,像是亲近大自然、与家人聊天及养成阅读习惯都是不错方法。
5、补充高品质的益生菌
肠道内有三大类菌群,一大类是有益菌,一大类是有害菌,还有一类是中性菌。菌群平衡才是肠道健康的基础,肠道健康胃才会健康,胃肠是相通相连的,由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而导致肠道内有益菌失衡是造成肠胃疾病的罪魁祸首。
从四步挑出优质益生菌
1.益生菌菌株较多
多元化的益生菌菌属能进一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其维持肠道和消化系统的功效。所以挑选益生菌时可留意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菌株的种类是否多样化,例如常见的乳酸杆菌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等等,让肠道重拾健康。
2.看益生元的添加
益生元和益生菌互相结合,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在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同时还有助抑制坏菌生长,双倍提升养胃功效。大家在挑选益生菌产品时,不妨留意有否额外添加益生元,令调养胃部的效果更强效。
3.看胶囊外壳
如果胶囊外壳以动物胶囊为主,可能会难以在小肠内溶解,令成效减低。因此,应选择采用缓释型素食胶囊的益生菌,能对抗胃酸破坏,让胶囊在小肠内溶解,确保当中的益生菌菌株能到达肠道,发挥最大程度的健康作用。
4.看储存方式
有些益生菌产品会使用塑料瓶,不但化学稳定性较差,而且容易削减当中的营养成分。因为益生菌是极容易受极端温度影响,所以必须储存于深棕色玻璃瓶内,才可以让当中的益生菌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减少做伤胃行为
再注重养胃
减轻胃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