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群失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7大因素可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请注意避开
TUhjnbcbe - 2024/2/4 16:33:00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日讯(通讯员舒丽)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些人,一喝冷饮就容易腹痛、腹泻,一要考试就想上厕所,上完厕所又好了,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很多人往往简单地把这些症状归咎于肠胃不好,其实,这些症状的出现,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祟。

医院消化科主任吴少卿表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通过胃肠镜等检查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的异常。该病的患者以青年和中年人居多,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引起肠-脑互动异常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1、胃肠动力学异常

胃肠动力学异常是该病的重要发病机制。通常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蠕动或增强,或减弱,或痉挛,对进食、肠腔扩张、肠内容物以及某些胃肠激素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2、内脏高敏感性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人,所以更容易产生腹胀、腹痛等症状。

3、精神因素影响

精神因素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它在肠易激综合症状的诱发、加重和持续化中起重要作用,当人们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时,就容易引起胃肠动力异常和肠道感觉敏感,导致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肠道感染

肠道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导致感染肠道炎症,很可能改变结肠的反应性,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

6、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微生物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免疫,一旦失调,很容易引起肠胃问题。大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

7、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征,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一些患者可因进食刺激性食物引发,也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

医院温馨提醒,肠易激综合征虽然不是严重疾病,但病程较长,患者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同时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7大因素可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请注意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