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一股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给我国中东部带来大范围强降温,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等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更让在南方地区感受“秋老虎”热感的人们“措手不及”。在“十一”这股冷空气过后,南方多地也将正式开启夏秋转换的进程。秋风过耳、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易着凉受寒。很多人做好了防流感、抗过敏的准备,却不知道此时的肠道也需要好好呵护。
秋冬季最易受伤是肠道
秋天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冷空气来袭,人着凉后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闹肚子。另外,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容易导致肠道内水分不足,肠道的蠕动就会减缓,水分被肠道吸收,排泄物就会失去水这个润滑剂,堆积于体内,从而导致便秘。越往后的寒冷天气里,不少人为了抗寒会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会让肠道负担加重,诱发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胀、便秘等不适。秋冬人们的运动相对减少,肠道蠕动变慢,也会加重肠道排*负担,*素不能及时排除也会影响肠道功能,损害健康。
肠道健康,菌群平衡是关键
国人肠道健康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超过90%的人存在肠道问题,主要集中在腹泻和便秘。作为肠道健康的密码,肠道菌群左右着肠道健康,其主要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当有益菌占据上风时,身体就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而当有益菌处于劣势时,肠道菌群就会失调,就会引起多种肠道不适。
肠道问题反反复复根本原因是肠道“有益菌”在减少,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少于有害菌。有益菌和有害菌在人的肠道里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要想维护肠道健康,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肠道中的有益菌时刻保持“上风”。
做好三件事养出有益菌养出好肠道
在日常生活中,从三件小事入手养成好习惯,可以助力肠道内的有益菌占据优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第一步,适当摄入粗粮、坚果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给有益菌加营养。吃全粮(指全天然完整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的籽粒和果仁,如荞麦、红豆、瓜子等)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活力。
第二步,吃饭七分饱,控制高脂食物,抑制有害菌。坚持吃饭吃七分饱的习惯,即刚刚感到不饿即可,不要吃到撑。少吃高脂肪食物,因为摄入体内的多余营养物质会让有害菌大量滋生,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步,适当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诸如乳酸菌素片,养出自己的有益菌。个人基因、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肠道内的菌群类别和体量其实也是千差万别各有不同的。乳酸菌素片当中的核心成分乳酸菌素,能够帮助肠道源源不断的养出适合自己的有益菌。同时还能精准杀死有害菌,削弱对手力量,这样肠道微生态环境得以大大改善,有益菌队伍不断壮大,让肠道菌群长久处于平衡健康状态。无惧秋冬肠道“闹脾气”,健康从“肠”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