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做个问卷调查,票选下“妈妈们最头痛的季节”,可能“冬季”会首当其冲。寒冷又干燥的天气和疾病高发期集中,还有个令人烦恼的头号问题——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孩子体内的水分流失比较多,于是上火、便秘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
特别是有暖气的地区,哪是一个“燥”字可以解释的?不过,什么样的情况才算便秘呢?——
我们常说的便秘,一般都是指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的过程,而孩子们的便秘也需要结合便便的性状及他们的精神状态来判定是否属于便秘,如果连续三天以上都没有大便,那妥妥就是“便秘”了,妈妈们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哦!
冬季,引发便秘的原因
①水分补充不够
因为冬季寒冷,孩子一般出汗比较少,很多孩子普遍不爱喝水,再加上干燥的气候,孩子体内缺失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身体缺水引发便秘。另外,很多孩子冬季都会穿得比较多,运动过后没有及时注意冷暖,导致身体发热,这也会加速孩子体内水分的蒸发。
在干燥的空气和身体散热情况的综合作用下,孩子体内容易缺水,补充水分又不及时,而导致上火或者便秘。所以,冬季给孩子补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事。
②肠道菌群失衡
孩子平日里摄入的食物成分和大便的性质密切相关。如果,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所需的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过,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
对于大多数肠道细菌来说,充足的膳食纤维是它们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关键,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于蔬菜和水果之中,有些孩子本身不喜欢吃蔬菜,所以,有种“便秘”的情况多是由于家长没有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或者因为孩子挑食厌食,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③冬季运动量不够
冬季气温低,孩子穿着厚厚的御寒衣服行动多有不便,大多数家长也会相对减少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的时间,导致肠胃蠕动减少,也会对孩子的排便产生影响。
四大妙招应对孩子便秘
①让孩子养成良好排便规律,以减少便秘的发生:一般在早晨最好,让他们定时产生便意;
②均衡营养:调整孩子日常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蔬菜、水果,也可以多吃粗粮;
③运动、喝水两不误:补充足够水分、冬季也要运动,不仅可以预防便秘,还能提高免疫力;
④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孩子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孩子的肠道健康。
小编结语:
其实便秘这事儿,不仅仅是在冬季容易发生,冬季便秘,虽然气候是重要的原因,但如果孩子的肠胃蠕动不佳,随时都可能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肠道的问题。所以,日常除了多喝水多运动,还要要注意补充益生菌,以调理孩子的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