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群失调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科院院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三峡工程rq1oqrwk
TUhjnbcbe - 2020/6/12 10:33:00

中科院院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三峡工程


陈祖煜:应给三峡工程更多宽容该说上面提到的有关泥沙、地质灾害和移民、环境等问题均或多或少包含有负面效应,只是处于受控状态,和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效益相比,当属次要的地位。《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吴铭北京报道时间回到2003年,三峡工程左岸主体水工建筑物和右岸围堰将长江拦腰截断,开始发挥了初期的发电和航运效益。然而,三峡蓄水近10年来,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停息。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长江中、下游的大旱,总有声音指向三峡。如何评价三峡以及中国的水利工程?《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陈祖煜。69岁的陈祖煜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土木工程领域的权威人士,长期奔波于水利建设一线,曾参加三峡工程船闸和大坝相关科研工作。他现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组成员。此次访问中,陈祖煜就多起对三峡工程的质疑进行了回应。而在他看来,三峡工程蓄水近10年的实际情况,是回应这些疑问的最好的答案。同时,他还对反大坝声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三峡工程《望东方周刊》:三峡工程蓄水即将10年,它到底给中国带来多大效益?近年来对它的主要功能 防洪方面的质疑也比较多。陈祖煜:谈起三峡工程的效益,自然要从防洪开始。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荆江大堤,江水在汛期高过江汉平原10米之多,一旦大堤溃决,滔滔洪水将直取沙市、武汉。出现这种 腹背受敌 局面,是无法采用工程措施防御的。三峡工程修建以前,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仅为10年至20年一遇。修建三峡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洪。三峡工程建成以来,长江中游虽然尚未遭遇类似上世纪那样的几次全流域规模的洪水,但是也已经在抗御特大洪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7月20日,三峡工程迎来自上世纪以来最大入库流量,达每秒7万立方米,经过三峡工程的调控,出库流量仅为4万立方米每秒。2012年,长江上游又出现了更大的一次洪峰,达7.12万立方米每秒。如果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像1998年那样上百万*民严防死守的场面。可以说,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已经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建立了丰功伟业。三峡工程建成后,在不超过百年一遇标准洪水情况下,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因此,三峡工程对于湖北省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潜在推动力,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此外,就是发电方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2010年是长江的丰水年,三峡年发电量达到了900亿千瓦时,而这一年,上海市的用电量是1020亿千瓦时。在过去的9年里,三峡为华东、华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三峡工程还大大促进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望东方周刊》:除了防洪和发电以外,三峡还有哪些效益呢?陈祖煜:应该说航运的效益并不亚于发电。长江2008年的货运量超过12亿吨,是1978年的29倍,相当于18条京广铁路的年运量。2010年干线货运量达15.02亿吨,是欧洲莱茵河的5倍、美国密西西比河的3倍。但是,川江河道通航能力历来受到激流险滩的限制。三峡建成蓄水后,长江上游干流渠化里程近700公里,航道尺度增大,吃水深度增加,大部分河段可双向通航。沿线绞滩站全部撤销,全线全年可昼夜通航,船舶单位平均能耗降低了20%以上;三峡枢纽2010年过闸的货物量7880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5倍。它为重庆市打开了一个通往外部世界更大的窗口,为这座新兴的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三峡工程蓄水后还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那就是抗旱供水。2011年,长江流域降水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近5成。这是5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当年1月至5月,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约200亿立方米,为保证下游沿江两岸地区粮食增收和人民生活、工农业正常用水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峡工程就像一头老*牛,它连草都不吃,只挤奶。我觉得,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三峡工程。9年表现《望东方周刊》:在谈论三峡工程效益的同时,人们总还是要提出对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种种质疑,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陈祖煜:谈起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以至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应该说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是经历过激烈的争论的。现在,三峡工程已经建成,回答各种质疑的最令人信服的论据就是事实。当年各种关于三峡工程负面效益的担忧出现了吗?让我们依据三峡工程这9年的实际表现逐一回顾。泥沙。鉴于三门峡工程的教训,泥沙淤积是当年三峡工程论证中的头号问题。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多年平均泥沙量为2.18亿吨,仅为建成前的多年平均值的48%,这要归功于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工作。*万里先生曾担忧: 四条巨川排泄着侵蚀性盆地上的大量卵石进入峡谷,在水库蓄水后,这些卵石和泥沙就会堵塞住重庆港。所以长江三峡根本不可修高坝,永远不可修高坝。 *先生预言的这一现象至今尚未见到,以后也不可能出现。因为上游的向家坝和溪洛渡这两大水电站分别将2012年、2013年建成,即便有 卵石 ,也不会流入三峡水库。水质。三峡水库布置的5个国控断面提供的监测成果表明,库区长江干支流各月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蓄水前后和蓄水期间水质未发生明显变化。自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多次出现水华现象,时间集中在3月至8月。支流回水区的问题是由于农村耕地和人畜生活条件尚未适应由河流转变为水库带来的改变造成的。目前,正在加紧治理。由于是小范围的环境改造,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地震和地质灾害。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共发生地灾378起。滑坡崩塌总体积约3.2亿立方米,塌岸57段总长约25.1公里。紧急转移群众10482多人,至今没有灾害造成死亡的报道。水库诱发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学术界普遍认定这是浅层、低量级的地壳运动,与自然界频发的构造地震不在同一数量级。三峡水库在论证阶段,确定其最高震级不会超过5.1级。实际监测到的最大的一次为4.1级。水库诱发的地震和地质灾害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过蓄水初期一段高发期后就会平静下来。这里有两张图分别显示了地质灾害和地震随时间演变的发生频率。可以看到,三峡工程的地震和地质灾害经过了一段活动期,现已趋向平缓。国力和移民。在三峡论证阶段专家对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高达120万移民对社会带来的冲击,表达过关注意见。当年有的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快上不如缓上。等将来翻两番任务实现,国家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了,到那时再来考虑三峡工程的修建问题。至今,三峡工程已发电近7000亿千瓦时,通过电费已经得到了3500亿元的回报,而三峡工程包括移民和输电线路的动态投资估算为2628.4亿元。三峡工程赶上了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最好时机,不仅没有拖垮国民经济,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科院院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三峡工程rq1oqr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