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经过逾20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诱发脑内神经炎症,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障碍。同时,从天然海洋植物中提取到的甘露寡糖二酸(GV-)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其治疗AD的作用。该成果前天在线发表于生命科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据《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统计,去年全球有近万AD患者,到年预计将增加至1.52亿人,这将给世界各国造成极其沉重的医疗负担。然而,目前世界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减缓或停止AD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耿美玉带领联合研究团队经过21年的艰苦研究,首次发现AD不仅是由大脑蛋白折叠错误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还是大脑局部炎症反应异常,且伴随肠道菌群失衡介导的外周免疫细胞脑部侵润、全身炎症免疫紊乱的复杂疾病。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原创寡糖类抗AD药物GV-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道菌群某些代谢产物的产生,降低外周与中枢炎症,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霍普神经系统疾病中心科学主任戴维德·M·霍尔茨曼认为,GV-作用机制的揭示,为深度理解靶向肠道菌群作为治疗AD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概念支持,为抗AD复杂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干预方法。
该项目得到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资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