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群失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细说肠道菌群和免疫力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免疫力能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病*、细菌免受疾病入侵如果身体免疫力低人就容易生病.当你全身无力,头昏昏沉沉,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见冷风就生病,对美食没有胃口的时候是不是产生过这样的困惑:“我是怎么了”?

一.要注意了,这是免疫系统拉响的健康“警报”。

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共同协调运作,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身体对于细菌病*的抵抗能力随之下降;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的状况甚至癌症。根据医学研究显示,人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二.此时,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肠道。

众所周知,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鲜为人知的是,它也是免疫系统的最前线基地。免疫系统中大型杀伤性武器,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几乎有70%都集中在胃肠道。使这些免疫细胞活化的,是肠道菌群。归根结底,免疫力低下,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紊乱造成的。

肠道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加油站”和“排污厂”,还是人体的疾病防御“堡垒”。其实你的肠道里养了一群微生物,它们有好有坏,但如果没有它们,或者它们比例失衡,疾病就容易趁虚而入。

三.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肝轴影响全身的健康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帕金森疾病,比如说肠炎、肠癌,这些都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是有关系的。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就是胃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里寄生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即肠道菌群,就是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核心构成。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有-个不同的种类,分为3大类:益生菌、中性菌、有害菌。如果把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比作一片草木茂盛的森林,益生菌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能够扎根土壤、净化环境,成为“守护天使”;中性菌像无名杂草,不功不过;虫蚁鼠害一样的有害菌则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会和平共处,共同维持健康的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导致肠道内益生菌数量大量减少,有害菌数量疯狂增长,诱发人体出现腹泻、便秘、肠炎、早衰、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症状或疾病。

四.我们为什么会肠道紊乱呢?

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以导致肠道紊乱。比如一顿饭没吃好,或者一时心情不高兴,或者一直生病不见好,工作压力大,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不同“居民”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想要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为什么有的人“吃嘛嘛香”,有的人“嘛嘛都不能吃”?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完全一样的肠道菌群。实际上,肠道菌群会因为年龄、性别、地域、气候的差别而不同。

五.如何平衡好肠道菌群?

提到肠道健康,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补充益生菌。近年来,不管是超市,药店,还是母婴店,都有含有益生菌的产品的身影,但是都是固定配方,未通过16Sa测序检测,不知道自己所缺菌种,很难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益生菌。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依据产品的质量和作用进行选择,好的益生菌产品应该标明产品中所含的所有益生菌的菌株名称和活菌总数量;每种菌株可以从专业资料库中查到背景信息,菌株的安全性和功效应有充足的证据,最好是做过人体临床试验,菌株可以定殖到肠道,其效果经过验证的,对人体微生物具有有益作用,否则就是盲目补充益生菌,不但无益,反而将打破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六.益生菌确实是维护菌群平衡的主力*

益生菌的作用/p>

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嗜酸乳杆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2.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3.抵抗细菌病*的感染,提升免疫

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p>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产生*素清除有害菌产生的*素

4.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症、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

益生菌在数量多于有害菌时,就有利于肠道健康,反之会导致胃肠道菌群紊乱。但人体自身是不产益生菌的,所以,当人体原有的益生菌快被有害菌攻陷时,我们就需要外源性的摄入,让益生菌维持在一个可以压制住有害菌的范围内,从而促进肠道蠕动,清理淤积体内多年的垃圾,让肠道更好地吸收营养。(上图粪菌移植过程)七.粪菌移植研究发现,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是非常合理的,菌群比例、类型比较合适,而且其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这些比较合理的菌群,比单纯的益生菌组合更加好。因此,可以把这些健康人的粪便中的细菌提取出来,也就说我们所说的全菌,输入到病人的肠道,有机会改善病人的肠道菌群,建立更加合理的肠道菌群。但由于肠道菌群本身种类繁多,相互之间的作用十分复杂,而且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性较大,在寻找合适的粪菌样本也是一大难题。在监管层面,粪菌移植在临床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质量和安全性、标准化生产、粪菌标本保存、供体筛选等尚无统一标准。此外,由于粪菌移植治疗的目的是重建正常的肠道菌群,但移植菌群和受体之间可能产生免疫反应。短期内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腹泻、腹部绞痛或便秘、短暂发热等。长期的不良反应是粪菌移植相关的病原体传播,包括丙肝和艾滋病等。最为关键的是,粪菌移植在伦理上也有所争议。八.补充益生菌

平时,想要更好的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就必须要让有益菌保持“优势”地位。一方面要调整个人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常备益生菌,补充肠道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让我们更好地守护肠道健康,跟肠道问题说“拜拜”!

总的来说,我们只有悉心呵护好肠道微生态,才能抵御病*的威胁,提高免疫力,收获健康体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