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群失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道菌群,藏着你的健康秘密 [复制链接]

1#

提起细菌,

爱干净的市民唯恐避之不及。

其实在人体肠道内,

生存着数以百万亿计的细菌,

人们平时正常的代谢、活动、免疫

等都离不开这些细菌,

如果肠道菌群失调,

则有可能引发诸多疾病。

近年来,江大附院依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医学院,开展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食品研发,引导市民与肠道菌群和谐共处,维持身体健康。

正常成人的肠道菌群重量可达1.5公斤“

人体细菌数量是细胞数的10倍,细菌基因总数是人体基因的百倍以上,约95%的细菌存在肠道中,栖息着多种细菌。

或许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通俗地说,

人体每天排出粪便重量的50%以上,

由细菌及其“尸体”构成,

这其中大多数的微生物都是正常的肠道菌群,

重量约1.5公斤。

科普时间

肠道菌群可以粗略地分为有益菌、条件致病菌和中性菌,呈现了菌群的多样性,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能代谢食物,产生抗氧化物;条件致病菌顾名思义在某些条件下会致病,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中性菌则是目前尚未明确对人体有益或有害的一类菌。

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可能出现多种疾病“

肠道菌群就好比是一支乐队,如果乐队有序指挥,就能演奏悦耳的音乐,肠道菌群也能代谢物质,吸收营养,提供免疫,抵御致病性微生物。如果乐队各行其是,杂乱无序,演奏不出和谐的曲目,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则有可能出现多种疾病。

”研究进展

目前,江大附院已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医学院相继开展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功能性便秘、新生儿*疸、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他们还发现肠道中的某些乳杆菌能明显提高认知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正与江大食品学院联合研发一些改善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当下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其中饮食习惯对结直肠癌的影响很大,部分就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破坏了肠道菌群正常的结构或功能。另外,目前炎症性肠病患者越来越多,这种病人的肠道菌群严重失调,肠道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使有害菌产生的大量*性物质进入血液。此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也密切相关。

健康指导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这包括合理规律饮食,按时作息,适量运动,愉悦心情等。人的生物钟一旦被打乱,会引起肠道菌群的明显变化,经常运动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比少运动者要高。肠道菌群还受到精神状态影响,当心情舒畅时,肠道菌群能正常行使其生理功能,而疲劳压抑精神萎靡不振时,肠道菌群则处于低迷状态,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此外,人们平时还不能过度使用抗生素,这也会导致正常肠道细菌发生代谢紊乱,造成肠道菌群数量、比例等失调。

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稳定性利于健康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营养科主任

曹宏博士介绍,

要减少疾病的发生,

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十分必要。

近年来,江大附院联合江南大学对一些功能食品开展临床实验,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用益生元这类功能性食品来调节肠道菌群,能增加双歧杆菌、巨球菌等有益菌,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短链脂肪酸具有促进肠道细胞修复、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一系列有益作用,是现在受到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