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蒙脱石散,并向她交代服药方法:每天3次,每次1袋,但第一次要吃2袋。李女士询问药师,为什么第一次要加倍呢?
一、为什么要“首剂加倍”?
“首剂加倍”,是指首次服用某种药时,用药量要加倍。但首剂量加倍后,后续剂量应按照常规剂量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任何药物都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发挥药效。在多剂量给药时,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一般为有效治疗浓度。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从第一剂给药到达稳态血药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医疗实践中,通常采取增加首剂量的方法,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后再用维持剂量来保持有效治疗浓度。
二、哪些药物可以“首剂加倍”?
1、抗菌药
如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以及磺胺类合成抗菌药等。这些药物如果不能快速达到有效浓度,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进一步治疔。
2、微生态药
如地衣芽孢杆菌颗粒剂(整肠生)、灭活冻干的嗜酸乳杆菌胶囊等,常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胀气、消化不良等。
3、抗疟药
口服氯喹治疗疟疾,为迅速控制症状,必须加快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速度,以便及时抑制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临床在采取正常的给药方式时,大多数药物不需“首剂加倍”,就能获得满意的药物浓度与疗效。是否需要加倍有时还需要结合疾病来看,若自行加倍可能会影响疗效或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服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服用剂量,不该加倍剂量使用时千万不要加倍使用。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bigdata
news.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